為加快國家和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發揮中國科學院作為科技國家隊的支撐引領作用,滿足長三角經濟迅猛發展和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中國科學院、浙江省人民政府、寧波市人民政府三方領導高瞻遠矚,運籌帷幄,于2004年4月20日共同簽署了共建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簡稱寧波材料所)協議書。由此,實現了浙江省內中科院系統研究所“零”的突破,拉開了寧波材料所建設的序幕。
寧波材料所從一片農田里起步,邊規劃,邊建設,邊招人,邊科研,邊服務,艱苦創業,高效創新中國涂料在線coatingol.com。2007年11月30日,寧波材料所順利通過中國科學院、浙江省、寧波市三方組織的驗收。一期建設發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為進一步加強中國科學院、浙江省、寧波市三方的全面戰略合作,拓展創新鏈,打通產業鏈,再上新臺階,三方于2009年3月13日再次簽署協議,在寧波材料所一期建設的基礎上,開展二期建設,建成中國科學院寧波工業技術研究院(簡稱寧波工研院)。2013年,寧波工研院與慈溪市簽署協議,共建慈溪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目前的寧波工研院下設材料技術研究所、新能源技術研究所、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所和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四個非法人研究所,形成了“一院四所”的架構格局。2015年4月28日,浙江省政府為寧波材料所授牌“浙江工業技術研究院”,這是浙江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充分發揮寧波材料所作為中科院在浙江的橋頭堡的作用,更好地為浙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一個重大舉措。
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寧波材料所/浙江工研院構筑了寧波、乃至浙江的人才技術新高地,成為“長三角”區域集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科技服務、人才培育、企業孵化于一體的新型的創新研究機構。
近年來,寧波材料所/浙江工研院承擔了一批國家和中科院重大任務,在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石墨烯、海洋材料等方面產出了一批重大成果。至2017年12月底,共承擔了各類科研項目近3000項,獲得競爭性科研經費30億元。累計發表論文近4000篇;申請專利2829件,其中發明專利2518件,國際專利144件;授權專利1268件,其中國際專利13件;2014、2015年連續入選全國研究機構專利十強;2015、2017年兩年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
通過實施一系列有效的人才引進培養計劃和措施,從全球引進高層次人才300多人,組建了50多個創新團隊,培養了一批青年科技人才,組建了一支創新能力強、能承擔高集成度研發活動的創新團隊。目前全所員工1000余人,其中院士1名,杰青2人,科技部中青年創新領軍人才3人,“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4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研究所擁有6個研究生培養點,2個博士后流動站,目前在學研究生868人,在站博士后99人。
建設了能夠滿足自身發展和產業需求的平臺,具備了服務和支撐區域產業發展的能力。建立了公共測試、專業研發、工程化、先進制造等四大類支撐平臺,擁有5億多元的先進科研裝備。建成碳纖維制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稀土永磁材料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中科院海洋新材料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等省部級以上各類平臺15個。
與地方和企業開展了多元合作,創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初步打通成果轉化通道。目前,與國內600多家企業和全球60多個知名機構開展了廣泛合作,實現了金剛石、大豆膠、石墨烯等30余項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
面向未來,寧波材料所/浙江工研院將繼續堅持“把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定位目標,提升頂層設計、協同攻關和系統集成的能力,堅持機制體制創新,先行先試,把寧波材料所/浙江工研院建設成引領性的區域創新平臺。未來的一段時間,將重點結合寧波新材料科技城的建設契機,建好新材料初創產業園,打造產業新高地;同時啟動建設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材料工程學院,探索科教融合新模式,力爭早日建設成為知識的源泉,技術的搖籃,產業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