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官網發布國家標準《建筑與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規范》GB55030-2022。自2023年4月1日起實施。本規范為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全部條文必須嚴格執行涂料在線coatingol.com。同時廢止了一大批現行工程建設標準相關強制性條文。
該規范的征求意見稿2019年至今經過長期醞釀、修訂,終于正式公布。這份史上最嚴格的防水技術規范,涵蓋建筑和市政兩個大范疇。此規范橫空出世,將強烈刺激防水行業的良序發展。防水新規對于涂料企業而言,決勝外墻防水時代也同樣正式開戰打響!
防水新規的實施
《通用規范》規定了工程防水設計工作年限、防水類別、使用環境類別和防水等級,規定了防水混凝土、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水泥基防水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及其他相關材料等工程應用要求,規定了明挖法地下工程、暗挖法地下工程、建筑屋面工程、建筑外墻工程、建筑室內工程、道橋工程、蓄水類工程等工程防水設計、施工和驗收的技術要求,規定了使用階段工程防水維護管理的要求。
據悉,《通用規范》首次提出工程防水設計工作年限的概念,并以此統領勘察、設計、施工、運營和維護五大通用規范基本技術要求。增加防水的設計工作年限,按照工程重要程度劃分工程類別,增加了防水使用環境考慮,明確了防水材料的工程性能指標,重視建筑外墻防水,增加了運維章節。明確防水設計年限,即:屋面≧20年;室內≧25年;地下與結構主體同壽命。
與此同時,屋面防水等級要求愈加嚴格?!锻ㄓ靡幏丁芬笪菝娣浪燃墳橐患墪r,防水做法不應少于3道,防水層的卷材防水層不應少于1道。二級防水不應少于2道,卷材防水層不應少于1道。外墻開始要求1道或2道防水;室內地面防水增加為2道;窗臺處應設置排水板和滴水線。
此外,《通用規范》注重提高防水系統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盎疽幎ā碧岢龅摹肮こ淌褂铆h境類別”保證了方案的環境適應性;“材料工程要求”明確提出了防水混凝土的密實性、抗裂性和耐久性要求,顯著提高了防水材料耐水性、耐熱性及耐候性(人工氣候加速老化試驗)要求,增加了卷材接縫剝離強度及不透水性要求,規定了防水層最小厚度;“設計”以防水等級為紐帶,“多道設防”強化方案的可靠性;“施工”劃定現場作業必須遵守的底線;“驗收”加強對過程質量控制要求;“運維”突出全生命周期理念。
新規范對防水工程的設計年限提出要求,從設計端有效提高行業下限。行業內較為規范的項目在設計時提出防水工作年限已是常規做法,只是監管層未出臺強制性標準將這一年限要求明確形成全國性統一標準。這一新規范的提出將助力全行業走上更為規范的道路,形成強制性規范后全行業都需要執行這一設計要求,因此設計端在材料選擇上將更為審慎,項目執行層面也將更加重視材料的耐久屬性。
新規范對于防水產業兼具短期意義及中長期意義,一方面由于各主要防水部位防水等級劃分及防水層數的變化,市場迎來一定增量,我們判斷新的市場增量主要在防水涂料及防水砂漿上。另一方面新規范對防水設計體系的一些空白地帶進行了更為統一的定義,為質量管控提供了更為明確的標準,新規范將引導行業向更規范方向發展。
1)屋面工程:各類型屋面工程普遍有1道防水材料增量,根據屋面的防水形式,我們判斷增量主要為防水涂料。屋面防水新規的變化可以理解為將原來一級防水拆分成新規中的一級、二級;而二級與新規中三級對應。增量主要體現在更高要求設防的一級屋面中。根據行業經驗,若采用3道防水設防,多采取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等融合形式,因此我們判斷有明顯增量的材料主要或是防水涂料。年降雨量超過1300mm的地區主要有福建、浙江、江西、湖南、海南、廣西、廣東等地,以及江蘇、貴州、四川、湖北局部,因此我們假設提升為新規范一級的市場容量在40%左右,這些地區屋面防水道數增加至3道。
2)地下工程:一級標準提高。我們以較為常規的明挖法地下工程舉例,原規范中一級防水做法要求應選一至二種防水,新規范中提高至不少于兩道防水層。首先說明新規范中地下防水做法包括自防水混凝土、防水卷材、涂料、砂漿等多種形式,因此一些部位中防水道數的增加并不等同于防水卷材層數的增加。雖然新規中防水做法要求為3道,但由于新規范中防水做法包括自防水混凝土,因此實際導致的防水材料增量為0-1道。行業內常規一級地下防水的設計方案是自防水混凝土+2層防水卷材,或有部分項目只采用一道防水,新規出臺將使得下限被迫抬升至2層。
3)外墻工程:墻面防水需求并非完全新增,防水涂料或砂漿依然為主要增量。增量一方面是在建筑整體防水等級的提升,另一方面來自對磚混外墻防水做法增加道數。原規范中規定年降水量大于或等于800mm地區的高層建筑外墻采取整體防水,400mm<年降水量<800mm的地區建筑根據風壓及保溫情況決定是否采用整體防水。新規將這一標準提升至年降水量>400mm的民用建筑均采用一級設防,即混凝土外墻為1道防水、框架填充外墻為2道防水。
相較于舊規,新規范對防水材料的使用年限、施工道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并規定了工程防水類別和工程環境使用環境類別。新規的正式實施預計會大幅提升防水材料市場需求空
釋放1500億元增量空間,外墻防水占一半以上
想發展的企業都想在未來的利益市場搶先一步,瓜分更大的蛋糕。
防水新規實施,防水材料擴容達80%,釋放1500億元增量空間,外墻防水占一半以上。新規實施對增量數據的估計上,專家對外墻防水增量出奇地一致看好。
中國建筑防水協會邀請專家對若干城市100萬平方米已建民用建筑的防水工程,分地下、屋面、外墻、室內部位,用現行規范和防水新規分別進行計算,得出防水新規如全面落地,防水材料擴容將增加總量為80%左右的結論。
具體增量方面,業內人士預測,地下防水工程預計增加防水面積約為4.8億平方米;屋面工程預計可增加防水涂料約50萬噸(2億平方米),增加卷材防水約1億平方米;室內工程預計面積增加約2億平方米,防水涂料增加量約50萬噸;外墻墻體防水在現行規程中無強制要求,但防水新規要求,外墻防水層必須做一道或二道,外墻防水幾乎全部為增量,且增量巨大。
據測算,新規落地后對于防水行業需求的帶動主要有存量和新增兩維度,有望釋放約1500億市場空間:
1、現有的防水需求中,屋面、地下、室內等不同部位通過增加防水材料的層數帶動對應的存量空間擴容,其測算屋面、地下和室內防水的市場空間新規落地后有望分別擴容391億元、322億元、58億元,提升幅度分別為72%、67%、38%,三者市場空間合計擴容771億元,提升幅度約為65%。
2、在此前較少涉及的金屬屋面及外墻部位來說,BIPV帶動金屬屋面防水快速放量,預計新增廠房類屋頂防水市場25億元,外墻防水市場空間廣闊,市場空間有望逐步釋放759億元。
據專業人士大隱于水的估計數據,防水新規實施,外墻防水增加的體量巨大,理論值約750億元,會被相關聯行業(比如建筑涂料、保溫,甚至土建等)參與瓜分。
頭部防水及涂料企業將率先受益
防水新規大幅提高防水設計年限,帶動單位防水材料用量提升+一級防水工程比例提升,單位防水材料用量拉動防水市場擴容,產品品質高要求下,非標產品、非標施工出清帶來市場格局優化,頭部防水及涂料企業或將率先受益。
根據《中國建筑室內防水發展白皮書》,國內建筑室內滲漏問題出現的原因其中施工不合格占比48%,設計不到位占比26%,防水材料不過關占據22%??梢娢覈浪袠I中非標產品、非標施工工藝依舊存在。
今年,隨著下游地產結構的改變,并伴隨此次新規的出臺將會加速作坊式、小型企業出清,市場格局優化明顯。未來,隨著行業集中度的增加,頭部防水及涂料企業將處于明顯優勢。
具體看,東方雨虹、三棵樹、嘉寶莉、美涂士、巴德士、立邦、科順股份、凱倫股份、北新建材、亞士創能、飛鹿股份等均涉及防水、涂料業務,有望在防水新規實施贏得更多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