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膠黏劑市場需求最大市場是家具產業,隨著近幾年城鎮化建設及城市人口的增長,同時帶動家具市場的發展,推動牧草膠黏劑產業的發展。
有數據顯示,2016-2026年,木材膠黏劑全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1%,到2026年預測市場規模將達52.4億美元。
目前牧草用膠粘劑占膠黏劑中產量的超60%,隨著木材加工工藝持續發展及用量日益增長,品種逐漸增多,家具與牧草加工及建筑業等市場增長,城鎮人口數量的增加及全球經濟的復蘇是全球牧草膠黏劑市場增長的重要原因涂料在線coatingol.com。
據悉,全球木材膠粘劑市場增長的主要因素包括家具、木材加工以及建筑行業等市場的增長,以及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全球經濟的復蘇。
其中,家具是最大的木材膠粘劑的應用市場。城市人口的增長、住房的增長帶動家具行業的增長,推動木材膠粘劑市場的發展。
根據樹脂類型,全球木材膠粘劑分為天然樹脂膠粘劑和人造樹脂膠粘劑。
合成樹脂預計市場份額最大,在全球木材膠粘劑的市場中,由于具備優異的性能,合成樹脂木材膠粘劑越來越多地用于家具、地板、膠合板和柜等地方。
北美、歐洲、亞太、南美和中東及非洲為全球木材膠粘劑最為關鍵的區域,亞洲-太平洋地區引領全球木材膠粘劑市場。
中國和印度是亞洲太平洋地區的木材膠粘劑的主要市場。建設活動增加、收入水平提高、 和生活方式的變化是導致木材膠粘劑在亞洲-太平洋地區日益增長的需求因素。
然而,在歐洲國家,環境法規作為主要的制約因素,影響全球木材膠粘劑市場的增長。
根據歐盟的環境法,有超過500條的指令、法規和有關的環保和綠色的環境決定。主要的環境法規包括1992年環境保護機構法、2000 年規劃和發展法以及2003年環境法等。
而非洲作為全球新興市場,隨著城市化進程加速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的繁榮,非洲正朝著成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木材膠粘劑市場的方向前進。
全球木材膠粘劑市場經營的主要參與者包括:Henkel AG & Co. KGaA(德國)、3M Company(美國)、Bostik SA(法國)、H.B. Fuller(美國)、Sika AG (瑞士)、Ashland Inc.(美國)、AkzoNobel N.V.(荷蘭)和Pidilite Industries(印度)等。
全球木材膠粘劑市場規模2026年將達52.4億美元,非洲作為主要需求市場之一,正朝著成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木材膠粘劑市場的方向前進。
裝配式建筑帶來新機遇
建筑膠在膠粘劑產品中占比 26.1%。建筑用膠粘劑按用途可分為結構型(建筑結 構膠、幕墻結構膠等)、非結構型(粘接性膠粘劑、密封膠等),種類包括有機硅 膠粘劑、環氧樹脂膠粘劑、聚氨酯膠粘劑、丙烯酸酯膠粘劑等。據 CATIA,2020 年建筑裝飾領域膠粘劑用量 185 萬噸,膠粘劑市場規模占比 26.1%。建筑用膠需 求可劃分為傳統建筑、裝配式建筑和其他三個領域,其他領域主要包括橋梁、大 壩以及其他基建等。
傳統建筑領域,膠粘劑在建筑幕墻、中空玻璃、門窗塑封及裝修裝飾中主要起密 封作用:
幕墻工程,建筑幕墻設計時接縫的設計和處理主要包括橫框和金屬豎框的連接、 建筑和幕墻結構之間的連接、金屬框和玻璃的連接、各類連接件和埋件的連接 等。建筑幕墻密封膠主要有硅酮耐候密封膠和硅酮結構密封膠,硅酮結構密封 膠具有較好的粘接性以及較好的延展性,通常用于鋁合金連接部位的密封;硅 酮耐候密封膠具有極強的耐紫外線性能,可用在裝飾面板以及幕墻面板之間, 也可應用于金屬框架和結構面之間。
中空玻璃分為兩道密封:第一道密封用丁基膠,丁基膠本身粘結強度低,彈性 小,需要靠二道密封膠對整體結構進行固定,將玻璃板塊與間隔條粘結在一起。 第二道密封膠主要有聚硫膠和硅酮膠,聚硫膠適用于窗或有框玻璃幕墻,硅酮 膠主要適用于隱框玻璃幕墻,其抗紫外線能力及強度均高于聚硫膠。
門窗密封及裝飾裝修,主要有硅酮膠和硅橡膠密封條兩種應用。硅酮膠主要用 于鋁合金門窗、塑鋼門窗、銅門窗、木門窗、鋼門窗等接縫處的密封,密封膠 條主要用于各類高檔鋁合金門窗、塑鋼門窗、木門窗的縫隙密封。此外,密封 膠還可以用于室內外裝飾裝修,包括玻璃、瓷磚、裝飾材料、墻體、地板、天 花板、地腳線接縫等的密封,以及家具裝配密封、家具用五金件、木材、玻璃 等材料的粘結密封。
2020 年傳統建筑膠市場空間約 127.76 億元。據硅寶科技 2020 年報,公司建筑用 膠營收 10.86 億元。公司在 2021 年 8 月 26 日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官方回復,2020 年度公司建筑膠產品市占率約 8%-9%。采用市占率 8.5%測算,對應 2020 年國內 建筑密封膠行業產值約 127.76 億元。 2020 年傳統建筑膠用量 72.15 萬噸,有機硅室溫膠占比 65%。根據 CATIA,2020 年建筑裝飾領域膠粘劑用量約 185 萬噸,其中 39%用于傳統建筑領域,由此測算, 傳統建筑領域用膠量為 72.15 萬噸。根據中國化信咨詢,2020 年國內 RTV 消費量 約 81 萬噸。據 SAGSI,2020 年建筑用硅酮密封膠消費量占比 57.9%。因此,建 筑領域有機硅室溫膠消費量 46.9 萬噸,占傳統建筑領域用膠比例 65%。
未來,我們認為建筑幕墻、中空玻璃、門窗塑封及裝修裝飾三大領域,有機硅膠 需求持續增長:
建筑幕墻方面,假設每塊幕墻均為正方形,邊長為 1.6 米*1.6 米。根據《幕墻結 構計算書》,用膠寬度為 10mm。據中國幕墻網,硅酮結構密封膠的粘接厚度不 應小于 6mm,且不宜大于 12mm,取平均用膠厚度為 9mm。根據《硅酮密封膠 技術性能要求》,膠密度約為 1.5g/ml。由此測算,我們預計到 2025 年建筑幕墻 有機硅密封膠需求可達到 30 萬噸。
中空玻璃方面,假設中空玻璃規格約為 1 米*1 米。根據《隱框幕墻中空玻璃結 構粘接設計探討》,目前中空玻璃用膠平均寬度為 14mm 左右,用膠厚度為 12mm 左右。根據《硅酮密封膠技術性能要求》,膠密度約為 1.5g/ml。由此測 算,我們預計到 2025 年中空玻璃用膠需求將達到 19.5 萬噸。
門窗方面及裝飾裝修,根據產業信息網,每米門窗用膠量為 120 克,根據我們 的預測,2025 年門窗塑封密封膠需求可達到 4.2 萬噸;裝飾裝修方面,假設商 品房每套面積 100 平方米。根據產業信息網,每套房用膠量約為 5 千克。由此 測算,我們預計到 2025 年裝飾裝修用膠需求將達到 10.7 萬噸。
綜合上述 3 種測算, 我們認為目前在傳統 3 大領域(不含裝配式),預計 2025 年 有機硅膠總需求規模達到 65.2 萬噸,2020-2025 年 CAGR 為 7.11%。 裝配式建筑領域: 2025 年用膠需求有望達到 94.3 萬噸。按照《“十四五”建筑業發 展規劃》以及《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2025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 例將達到 30%,2030 年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 40%,裝配式建筑行業進 入快速發展時期。 新開工裝配式建筑以混凝土結構為主,鋼結構、木結構為輔。據建筑雜志社, 2021 年全國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達 7.4 億平方米,較 2020 年增長 18%,占新 建建筑面積的比例為 24.5%;混凝土結構建筑 4.9 億平方米,占新開工裝配式建筑 的比例為 67.7%;鋼結構建筑 2.1 億平方米,占新開工裝配式建筑的比例為 28.8%。 由于裝配式建筑中混凝土構件表面特性及板塊位移等因素,對膠粘劑的粘接性能、 彈性、耐候及可涂飾性均提出更高的需求。
關注賽道高成長、產品高附加值、研發投入大 的公司
回天新材:膠粘劑龍頭 高附加值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國內最大的膠粘劑企業之一,產品種類豐富。公司擁有上海、廣州、常州及湖北 四大生產基地,有機硅膠年產能約 13 萬噸、聚氨酯膠年產能約 3.5 萬噸、其他膠 類年產能約 1 萬噸、太陽能電池背膜年產能約 8000 萬平方米。 聚焦光伏、電子、新能源汽車三大主賽道,業績高速增長。近年來公司主營業務 越來越聚焦,優質客戶占比不斷提高,三大主賽道收入占比由 2021 年 85%提升至 2022 年的 88%。2022 年上半年,鋰電新能源汽車、通訊電子等細分賽道業績實 現翻倍增長,海外業務同比增幅超 100%。
電子膠業務:目前公司多款產品已成功導入華為車載、能源、逆變器等多個領 域,初步實現進口替代。并且通過華為合作的標桿效應,公司將多系列產品復 制導入中興、小米、聞泰、華勤等客戶,已經開始放量。另外,在聲學、光學 電子膠領域,公司已經通過華為、歌爾等公司的測試驗證;
光伏新能源業務:公司與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阿特斯等行業頭部客戶保持高 份額供貨;
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業務:圍繞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等重點客戶持 續發力,超額完成銷售目標,乘用車業務在比亞迪、日產、奇瑞、一汽紅旗、 長安、福特等主流車企加速突破,份額不斷提升,玻璃膠、結構膠、焊裝膠等 主要用膠點均成功打造樣板標桿,行業影響力顯著提升;
技術創新優勢持續增強。公司被評為中國膠粘劑與膠粘帶行業“典范企業”,技術 中心為行業內少有的“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在新產品開發、產品質量、技術服務 等方面均處于國內行業領先水平。2021 年 11 月被認定為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 公司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受到國家和業內認可。 新增產能有序推進,高端市場進口替代有望加速。根據公司披露情況,各類膠粘 劑新增產能有序推進,未來增長可期。電子膠板塊,根據公司 7 月 28 日向不特定 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2021 年公司電子膠產能 1.7 萬噸,其中高 端電子膠產量僅 1799.48 噸。根據公司 9 月 8 日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廣州通 信電子項目 3.93 萬噸/年產能預計于 2023 年 7 月建成投產,未來產能提升明顯。 負極膠板塊,公司布局 PAA 和 SBR 兩個系列產品,總體產能規劃 9.6 萬噸,目前 具備 2500 噸/年 PAA 供貨能力。通過各項目的集中放量,公司高端市場的進口替 代有望加速,貢獻業績增量。
硅寶科技:多維布局 “再造一個硅寶”可期
有機硅材料龍頭,新產能逐步釋放“再造一個硅寶”可期。公司有機硅密封膠生 產規模居行業前列,截至 2021 年底具備年產 13 萬噸有機硅密封膠生產能力。 2022 年加速推進 10 萬噸密封膠募投項目、眉山拓利 2 萬噸電子膠,安徽硅寶硅 烷偶聯劑和硅寶新能源 5 萬噸鋰電用硅碳負極及專用粘合劑等項目建設,預計今 年公司產能將達到 18 萬噸/年。
建筑用膠:貢獻營收主要來源,業務穩定擴張: 成功入圍碧桂園、保利、綠地、華潤、龍湖、世茂、萬達、星河等百強房地產 品牌庫,成為萬科采筑平臺有機硅密封膠行業唯一的嚴選高級供應商。國內房 地產市場份額持續保持向大型房地產企業集中、大型房地產企業的采購份額向 供應商頭部企業集中的趨勢下,頭部粘膠劑公司將顯著受益,預計公司市場份 額進一步擴大,銷量穩定提升。加深與國內大型幕墻、玻璃加工企業等的合作;我國地產竣工周期回暖與裝配 式建筑高速發展將快速提升建筑用膠市場,支撐公司傳統建筑用膠業務的營業 收入增長。 硅烷偶聯劑廣泛應用于光伏 EVA 膜、密封膠、涂料、塑料等行業,全資子公司安 徽硅寶重點聚焦光伏膜材行業,成功服務于國內多家主流光伏組件膜材料企業; 同時開展貿易出口業務,產品已遠銷美國、歐洲、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及東南 亞等地。
工業用膠:研發為核心,多維布局。 電子膠:公司于 2020 年 4 月收購拓利科技 100%股權,重點發展電子電器、電 力等領域工業用膠市場,加碼消費電子領域。 光伏膠:根據 2022 年 9 月 27 日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司現有光伏膠產能 2.6 萬噸/年,經過工藝改造部分建筑膠和光伏膠可實現切換生產。公司光伏組 件密封膠、光伏逆變器灌封膠、 BIPV 用膠、光伏 EVA 膜助劑已成功應用于隆 基、正泰、尚德、海泰等光伏頭部企業,部分產品實現進口替代。 汽車膠:為國內外知名車燈企業法雷奧、星宇車燈、華域視覺和國內龍頭客車 制造商宇通客車、金龍客車等提供產品和服務。
硅碳負極:公司在成都、深圳均設有研發中心,擁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裝 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國家實驗室認可檢驗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2019 年建成 50 噸/年硅碳負極材料中試生產線,產品通過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組織的成果鑒定 為國際先進水平,目前公司生產的硅碳負極材料已通過數家電池廠商測評并實現 小批量供貨。2021 年 11 月公司發布公告,年產 5 萬噸鋰電池硅碳負極材料及專 用粘合劑項目落地四川彭山經濟開發區,公司擬投資新建 1 萬噸/年鋰電池用硅碳 負極材料、 4 萬噸/年專用粘合劑生產基地,總投資 5.6 億元。一期建設期預計 30 個月,二期預計在一期完成后 12 個月內建成投產。
高盟新材:高性能復合聚氨酯膠粘劑龍頭 內生外延縱橫發展
專注高性能聚氨酯膠粘材料。公司是國內軟包裝復合聚氨酯膠粘劑領域品種最多、 規模最大、市場占有率最高生產企業,產品種類包括塑料軟包裝用復合聚氨酯膠 粘劑、油墨粘結料、高鐵用聚氨酯膠粘劑、反光材料復合用膠粘劑等幾大類一百 多種產品,截至 2021 年底共有 4.65 萬噸/年的復合聚氨酯膠粘劑產能。公司主要 產品應用目前集中在軟包裝、交通運輸、建筑和節能以及新能源等領域。
立足 NVH 隔音減振降噪材料,深度營銷開拓市場、廣泛布局。公司 NVH 隔音減 振降噪材料主要產品包括密封件、減振緩沖材、其他汽車用相關產品,通過深耕 材料開發、替代、技術迭代已形成核心競爭力。公司全資子公司武漢華森塑膠有 限公司所處的 NVH 隔音減振降噪材料行業中,一級供應商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企 業數量較少,盈利能力強。OEM 的總成采購策略增加了汽車零部件制造商的準入 難度,武漢華森現有 32 家 OEM 一供資質資源,為公司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效的 保障,助力深度拓展公司銷售渠道和擴展業務空間。
康達新材:“新材料+軍工電子”雙輪驅動發展
膠粘劑產品種類眾多,下游主要用于風電。公司擁有包括環氧膠、聚氨酯膠、丙 烯酸膠、SBS 膠粘劑等八大類系列、數百種規格型號的產品,主要應用于風電葉 片制造、軟材料復合包裝、軌道交通、海軍船舶工程等領域,其中風電葉片結構 膠市場公司占有率超過 60%。在風電領域,公司是國內最早通過國際風能權威認 證(GL 認證)的企業,2021年進入西門子歌美颯供貨體系,其在中國區域內所指 定的葉片企業已全面切換公司產品,實現批量供貨。海外業務,公司逐步完成西 門子歌美颯、艾爾姆、通用電氣、羅茨等國外客戶的葉片測試工作,未來將加快 拓展海外市場。
加快資源整合,完善軍工布局。以晟璟科技為軍工板塊管理平臺,下轄必控科技 與力源興達兩家全資子公司及成都銘瓷、成都立揚、上海漢未三家參股公司。必 控科技是國內少數通過軍標認證,主要致力于為客戶提供電磁兼容解決方案和相 關電磁兼容設備的企業之一,對上下游資源進行了有效整合,目前產品已覆蓋器 件級產品、部件級產品、系統級電源產品、智能型濾波產品等,部分配套產品已 進入批量生產階段。 收購惟新科技 72.51%股權,切入高端 ITO 靶材市場。公司完成收購惟新科技 72.51%股權,進軍高端 ITO 靶材市場。惟新科技主要從事 ITO 靶材的研發、生產 和銷售,技術支持方為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技術底蘊深厚。隨著 HJT 電池未來 進入大規模應用,而 ITO 靶材作為 HJT 電池的重要材料之一,需求有望大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