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建筑物的外觀、功能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建筑涂料不但要滿足人們對于裝飾功能的要求,還要滿足建筑物防水、防火、安全等方面的需求。而水性聚氨酯涂料屬于一種高分子材料,可憑借自身優異性能廣泛應用于建筑領域。但是該材料在合成和使用過程中存在耐水性差、機械強度低等缺陷,將該材料在環氧樹脂E - 54 的基礎上進行改性,可有效解決該材料的缺陷問題涂料在線coatingol.com。
實驗
水性聚氨酯建筑涂料的改性方式
由于水性聚氨酯乳液存在單一性,且在性能上存在一定缺陷,將該乳液直接應用于建筑領域中,不利于建筑物的穩定構建。在水性聚氨酯乳液原有材料的基礎上進行改性,可有效解決水性聚氨酯乳液存在的耐高溫性能差、生產成本高等問題。水性聚氨酯涂料的改性工藝主要包括交聯改性以及復合改性。
1. 1 交聯改性 交聯改性工藝的方法主要包括自交聯、內交聯以及外交聯。而水性聚氨酯涂料的涂抹硬度、光澤度、鮮艷性均較低,并且存在耐水性較差等問題。本研究為有效解決水性聚氨酯涂料存在的問題,利用交聯改性進行實現。交聯改性的實現方法: 將線型聚氨酯形成化學鍵的形式,并利用交聯改性方式將水性聚氨酯交聯成網狀結構,該方式可從根源上優化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力學性能。
1. 2 復合改性 復合改性方法主要包含 5 種,其中,丙烯酸酯的耐水性、耐候性等性能較好,可使水性聚氨酯乳液具有高環保性能。環氧樹脂的性能十分優異,可廣泛應用于建筑領域,對于水性聚氨酯乳液的耐熱、耐水性等具有重要提升作用。有機硅和氟具有良好的耐熱性,可通過與水性聚氨酯分子充分結合,形成交聯密度較大的共聚物,提升水性聚氨酯乳液的性能。天然植物油主要成分為脂肪酸甘油酯,通過該方式對乳液進行改性,可使乳液具有優良的耐熱、耐水性。而納米粒子改性方式可為水性聚氨酯材料提供紫外屏蔽、導電、耐磨等性能,具有制備出性能更加優異的建筑用涂料的優勢。
水性聚氨酯建筑涂料的性能測試
2. 1 實驗主要原料 水性聚氨酯建筑涂料性能測試開始之前,首先應準備實驗原料,本次測試的實驗原料主要包括: 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聚丙二醇、二羥甲基丙酸、阿拉丁試劑、1,4-丁二醇、二正丁胺、二丁基二月桂酸錫、三乙胺、乙二胺、丙酮以及環氧樹脂 E-54。
2. 2 水性聚氨酯涂料合成工藝 環氧樹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工藝流程為:首先對環氧樹脂、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以及聚丙二醇進行含量的確定,將定量后的材料混合均勻,裝入250 mL 的燒瓶內。為保證實驗材料可以充分混勻,利用油 浴 加 熱 的 方 式,將 混 合 后 的 材 料 加 熱 至85 ℃,熱量保持時間為 2 h。待實驗材料加熱時間完畢后,向該材料中加入丙酮,2 h 后再將溫度降至75 ℃,由于丙酮對于降低反應體系黏度具有重要作用,將丙酮應用于水性聚氨酯涂料合成過程中,可有效解決實驗材料過于黏稠的問題。溫度達到規定值后,向燒瓶內加入混合后的 6 滴二丁基二月桂酸錫、1,4-丁二醇以及二羥甲基丙酸,溫度保持時間為4 h,最后向該材料中加入丙酮。為得到異氰酸酯基數值,可采用二正丁胺法進行數值計算。將溫度調至 50 ℃后,向其中加入三乙胺進行材料中和后,加入去離子水進行攪拌,攪拌時間控制在 0. 5 h,最后向其中加入乙二胺進行減壓蒸餾操作,即可得到環氧樹脂改性水性聚氨酯。
2. 3 涂膜的制作流程 為得到效果較好的涂膜材料,針對涂膜材料進行制作時,首先應準備聚四氟乙烯板、烘箱。將制成的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均勻涂抹在聚四氟乙烯板上,并放置于室溫條件下晾干,直至淺表層處于干燥狀態時,將其放入80 ℃的烘箱內進行 3. 0 h 的烘干,即可得到厚度約為 1 mm 的涂膜。
2. 4 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性能測試 性能測試開始之前,首先應對測試環境進行準備: 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熱穩定性測試采用 PyrisDiamond 型 熱 重 分 析 儀,該 儀 器 的 溫 度 在0 ~ 500 ℃,其升溫速率高達 10 ℃ /min。為觀察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透亮程度,可采用目測的方式進行外觀查看。對涂膜硬度進行測量時可采用GB /T 6739—2006 進 行 測 試; 涂 膜 黏 度 用GB /T 2794—1995 測試。
為驗證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拉伸性能,采用 CNMT6104 型萬能拉力試驗機按GB /T 1040. 2—2006 測試,測試過程中為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將實驗樣本裁剪成 10 mm × 4 mm的啞鈴狀,并將膠膜厚度測量的次數控制在 3 次。測量完畢后,取 3 次測量結果的平均值,拉伸速度250 mm /min,拉伸力為 5 000 N。
涂膜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存在一定吸水性,為避免涂膜因吸水性對性能造成影響,對涂膜吸水率進行計算。首先將涂膜材料進行裁剪,大小為 1 cm ×1 cm,該材料的質量記作 m1。裁剪完成的涂膜材料放置于蒸餾水中浸泡 48 h 后取出,此時的質量可記作 m2,其吸水率公式:p = ( ) m2 - m1 [ ] /m1 × 100% ( 1)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內部固體含量計算時,首先應準備潔凈的玻璃器皿,并將玻璃器皿放置于110 ℃的真空環境下進行干燥,時間為 1. 0 h,干燥完畢后將其取出冷卻并稱重,此時玻璃器皿的質量記作 W2 ; 干燥前試驗樣本質量記作 G。將試驗樣本放置于冷卻后的玻璃器皿中,連同玻璃器皿一同放置于 110 ℃ 的真空環境下進行干燥,時間為 2. 0 h,干燥完畢后將其取出冷卻并稱重,此時玻璃器皿加試驗樣本的總質量記作 W1。
為保證性能測試結果的準確性,重復上述操作,若連續兩次誤差皆小于等于 0. 01 g,其公式:固體含量 = ( ) W1 - W2 /G × 100% ( 2)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穩定性測試時,首先稱取10 mL 試驗樣本,并將該樣本放置于離心機上,該離心機的轉速為 3 500 r/min,轉動時間為 10 min,離心完畢后將其取出,觀察該乳液是否產生沉淀,若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沒有沉淀產生,可表明該材料的穩定性較好,可保存 6 個月。
結果與討論
改性水性聚氨酯建筑涂料性能測試的結果分析
3. 1 環氧樹酯( E - 54) 加料順序對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外觀的影響 為驗證環氧樹脂( E - 54) 加料方式對乳液外觀的影響,采取 2 種不同方式進行加料:方式 1: 將反應液與環氧樹脂( E - 54) 混合后產生反應,再進行中和,加水;方式 2: 在乳液合成過程中,反應液先中和,加水,再與環氧樹脂( E - 54) 進行反應后乳化。
不同加料方式對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產生的影響各不相同,加料方式 1 的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在外觀上呈透明狀、泛藍光,無分層現象,該狀態下的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固體質量分數為 47. 69%,并且該材料具有較強的穩定性,無沉淀發生。而加料方式2 的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在外觀上呈半透明狀態,存在少許渾濁、沉淀現象,該狀態下的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固體質量分數為 44. 54%,穩定性較差。因此,本研究采用方式 1 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制備。
3. 2 環氧樹酯( E - 54) 含量對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性能的影響 環氧樹脂( E - 54) 的質量分數對于乳液性能的影響較大,隨著環氧樹脂( E - 54) 質量分數的持續增加,可使乳液的硬度不斷增大。對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外觀、性能等方面進行觀察時發現,乳液黏度先增長后下降,外觀由最初的透明泛藍光轉變為乳白色泛藍光,穩定性逐漸降低,且出現少許沉淀現象。引起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外觀、性能出現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體系中添加了環氧樹脂,使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出現部分交聯現象,從而提升乳液的黏度。
但是當環氧樹脂( E - 54) 質量分數大于6% 的情況下,保持原有的剪切速率對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進行乳化,可使乳液的黏度降低,穩定性不斷下降。引起該現象發生的根本原因: 聚氨酯內部預聚體的黏度較高,乳液粒徑較大,對于乳膠粒表面的電凝滯效應具有降低作用,使乳液的外觀等方面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化。而體系中添加的環氧樹脂( E - 54) 具有交聯結構,可使乳液的分子相互結合,形成更加密集的分子排列,對涂抹硬度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3. 3 環氧樹酯( E - 54) 含量對涂膜吸水率的影響 通常情況下,可將水性聚氨酯的作用分為 2 種:水進入分子間起增塑劑作用,通過水解發生化學反應,前者具有可逆性; 而后者一旦出現,結果無法改變。環氧樹脂( E - 54) 質量分數對涂膜吸水率的影響,如圖 1 所示。
由圖 1 可 知,涂 膜 的 吸 水 率 可 隨 環 氧 樹 脂( E - 54) 質量分數的增加而出現下降現象,該現象可證明涂膜的耐水性能明顯提高。涂膜吸水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環氧樹脂( E - 54) 內部環氧基開環,可與乳液中的基團形成網狀交聯結構,對于聚氨酯分子間結構的緊密性具有重要提升作用。
除此之外,環氧樹脂 E-54 在反應過程中,體系中存在的大量殘留的環氧基,可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與羧基進一步交聯,對于反應體系的交聯度具有重要的增加作用,這有利于進一步降低涂膜的吸水率。
3. 4 環氧樹脂( E - 54) 質量分數對涂膜力學性能的影響 水性聚氨酯實際上屬于一種嵌段聚合物,按照結構對該材料進行劃分,可將該聚合物劃分為軟段和硬段; 而軟段、硬段的含量及比例可直接決定水性聚氨酯的力學性能,其原因: 軟段對于涂膜的柔韌性具有重要影響; 而硬段對于涂膜的硬度具有提升作用。通過對環氧樹脂( E - 54) 質量分數對涂膜力學性能的影響進行分析可知,隨著環氧樹脂( E - 54)質量分數的不斷增加,可涂膜的拉伸強度增加,其影響原因: 聚合物剛性苯環的結構在環氧樹脂的作用下逐漸增多,對于聚氨酯的硬段部分具有增加作用,以致可直接影響涂膜的拉伸強度。
3. 5 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熱穩定性 本研究采用環氧樹脂( E - 54) 質量分數為 6% 、8% 分別制備環氧樹脂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并將其分別記作 EPU - A、EPU - B。對涂料的熱穩定性進行分析可知,當乳液溫度小于 250 ℃ 的情況下,EPU - A、EPU - B 的熱穩定性均較好; 當乳液溫度為 250 ~ 388 ℃時,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熱穩定性明顯低于未改性乳液,該現象表明隨著環氧樹脂( E - 54) 質量分數的不斷增加,對于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熱穩定性具有不利影響。對二者的質量損失進行分析可知,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耐熱性能隨著環氧樹脂( E - 54) 質量分數的增加出現大幅度提高現象。
總結
本研究采用環氧樹脂( E - 54) 對水性聚氨酯進行改性,改性過程中主要按照先改性后中和的方式,將環氧樹脂( E - 54) 材料添加至水性聚氨酯涂料中,通過該方式即可制備出性能優異的改性涂料。將生成的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與未改性的水性聚氨酯涂料進行對比可知,改性后的 EPU - A 熱穩定性能明顯提高。當環氧樹脂( E - 54) 質量分數為 6%時,乳液的性能較好,可將其廣泛應用于建筑領域。